close

PTT關於蘇花高(改)的討論串中,突然的發現了一個連結,也是跟這個議題有關,但闡述的內容好值得思考。  
連結:殺人兇手  PTT討論串:[問卦] 蘇花改的八卦

來說說討論串先來說說討論串的內容,大抵就是蘇花改死灰復燃的一些反對及贊成的互相攻防。其中一個論點還蠻有趣的:人命和環保孰輕孰重?為何當初為了環評否決蘇花改的提案,才會造成如此大的慘劇,連命都保不住了,還談什麼環保。這個論點引起了相當熱烈的迴響,我看這個辯論看得津津有味,但是結局是,我還是無法從正反方的立場找到到底該支持哪邊。
 
都知道,環保是永續經營的,要讓後代子孫享有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而非只著重於現狀;但是「少用幾個塑膠袋救不了一條人命;但破壞好山好水多救幾條人命,我認為值得」這樣說好像也沒什麼錯,本來環保就是要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福祉,但眼下外部利益似乎是小於外部成本的,真的別無他法,我們只能選擇與環保背道而馳的路嗎?事實上也不然,我想我們能選擇的應該是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法,而不是一昧的攻訐、愚騃的盲從,應究其事理找到最好的解決之道,不覺得這些小時候就知道的道理,為什麼長大了、走上政途當了官員的人們就遺忘了。

 
新聞也不再秉持著公正客觀的角度,每每翻開報紙連上網路,總是斷章取義擷取了最具爭議的「辛」聞。除了八卦和社會亂象,我更想看到的是一個新聞議題能做深入且不偏頗的探討,例如蘇花改蘇花高的環評究竟哪裡出了問題,利弊究竟在哪裡,而非某立委砲轟中央蘇花改勢在必行之類的浮光掠影。總是現在熱度還在的時候大家拿出來大作文章吵一吵架(炒一炒新聞?),接著幾個月過後可能它動工了也可能沒有,反正沒有那麼多人關注了,人民又悄然無聲,直到下次又發生問題出包了,大家才又群起發出不平之聲,就我觀察,每個新聞事件都是如此,事過境遷銷聲匿跡,當初那些砲聲隆隆彷彿不曾存在,於是我有一陣子好排斥看新聞。
 
可笑也很可悲的民意政治,政府在這種時刻也總是譁眾取寵、順應民意,民意從哪來?在一陣兵荒馬亂,誰喊得大聲誰就是頭,追隨著不明事理、不願弄清楚真相的大部分人,那些不一樣的意見至此不能發出半點聲音,否則就是被攻擊得體無完膚,禁聲不語。一點討論的空間也不給,對算對方有理,主流思想也無法採納,這種多數暴力不斷不斷在發生,數最終必須服從多數,但是多數從來沒有尊重少數。大家好懶得思考,好懶得討論,整個社會只剩下對和錯,就像剩下藍跟綠一樣,永遠的二分法,什麼時候才會結束?
 
期許自己不要做一個盲從的人,不要當一個立場已定的人,多思考,才能看透事物真正的本質;多思考,才不會愚昧到只能在事情發生後亡羊補牢,而能夠防患於未然。我也常常想,為官者眾,若是都能夠如此,這社會的不平會不會也少一點? 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ishia 的頭像
fishia

WhAt is FishiA?

fis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